昨天晚上,照例來到辦公室,琢磨第二天采訪問題。忽然聽到敲門聲,感到很奇怪,沒有約人,這邊辦公室夜晚也很少有人,是誰呢?我滿心疑惑地說:“請進!”
門被推開,是一張陌生的男孩子的臉。我站起來,讓他坐下。他沒有坐,顯得很局促,但眼睛緊盯著我,眼神中似乎有種東西,讓我感到很緊張。
我問:“你是……”
“孫老師,我前幾天聽了你的報告……”
我想起來,上個周二晚上,我在青未了劇場,做了一個講座,題目是《我在書院讀大學欄目面對面》,最后曾邀請聽講學生積極參與欄目。
我用一種猜測的語氣問:“你是要參加欄目,還是……”
他連忙否認:“不,不,我就是有些問題想找您聊聊!”
我有些明白了——講座中,我曾經談過學生成長與發展的觀點與看法。
我沒有詢問他的名字,看眼神,直覺告訴我,這不是一個開朗與外向的孩子。如果他不主動告訴我,我要求他說名字,并不利于后面的交流。
他說自己是大數據學院某專業的,今年考上了研究生,第一志愿沒有錄取,被調劑了。
說這些的時候,他一臉的痛苦,絲毫沒有絕大多數人考上研究生的喜悅——有些調劑的學生盡管有些不滿意,正常的是一種失落,而不像他,他是痛苦,沒錯,就是痛苦。
“老師,我很痛苦,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他眉頭皺在一起,臉好像都有點變形。
我很正常很自然地問了一句:“調劑到了哪個學校,什么專業???”
他輕聲咕噥了兩句,我沒有聽清:“不好意思,我的耳朵不太好使,是哪所學校和專業?”
我連問了三遍,他才極不情愿地說:“福建的一個師范,和材料比較近的一個專業,偏化學方向?!敝潦甲越K,他都沒有說清到底是哪個學校和專業。
我立即明白了,他對這個學校和專業極度自卑。
他學的是計算機,被調劑到材料化學方向。我以為他不喜歡這個專業和學校,就和他分析,不要小瞧任何一所高校和專業,尤其是能招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在哪個省,至少都是公辦的重要院校,尤其是有些學校,名聲不大,但優勢學科很牛逼。為了增強說服力,我還給他舉了一些學校的例子。
沒等我說完,他打斷了我:“我知道,老師,我不是不喜歡這個專業和學校,相反,我不喜歡我現在學的計算機專業,我也很喜歡去當老師!”
這個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這明顯不按套路出牌啊——你很喜歡,你痛苦個毛!我腹誹著問:“那為什么還痛苦和迷茫呢?”
他給我講,他喜歡化學,中學就特別喜歡化學,想報化學專業。就在這時,他的堂姐出來表態了:“不要學化學,不好就業!對身體也不好!”為了增強說服力,堂姐還給他舉了例子,說單位學化學的幾個人,天天手都腐蝕地變成了藍色。在家里,他的堂姐們很有權威。因為她們都很牛,有博士,有碩士,都事業有成,令人艷羨。
中學階段,他的成績一直很好,后來因為青春期,高考成績迅速下滑。根據堂姐的意見,他報了計算機類的專業。但他并不喜歡計算機,對計算機操作也沒有任何感覺,甚至,他不喜歡游戲,手機里也沒有任何游戲。有一段時間,他看到大家都玩得昏天黑地,很好奇,努力學了一個月,過了很多關,最終還是沒感覺,把游戲卸載了。
就在這種興趣與專業割裂的狀態下,他從??粕搅吮究?,又在泰科度過了兩年的本科時光。談到學習能力,他還很有自信:“老師,我專升本只復習了一周就考上了!”
我相信他,專升本的學生能考上研究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接觸過很多學生,他們學習真的很苦,但依然很難過關。
調劑結果出來后,他開始害怕,堂姐的話就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眼見得就要落下來。
“老師你說我以后怎么辦?我未來怎么發展???我學了這個專業怎么就業???”他憂心忡忡地問我。他告訴我,為了這個問題,他現在非常焦慮,夜不能睡,精神狀態非常不好。甚至,他現在非常羨慕同學們渾渾噩噩的狀態,很希望自己也能沒心沒肺??!
我終于明白了他的痛苦之源。
我沒有給他具體意見,先給他談了我的學習經歷和高考情況,告訴他,我中學特別喜歡語文,高考所有的志愿填的都是中文系,那陣勢,是非中文不學的。報志愿時,根本沒有以后干什么工作的想法。我又和他談了我工作后自學計算機的成績——如果不是因為組合數學,差點拿到山東大學的計算機碩士學位。
他非常困惑和好奇地問我:“中文和計算機不是一個方向???”
我給他講了當時摳DOS命令和學數據庫編程的癡迷:“興趣,就是興趣,根本不會想這玩意兒學了有什么用!”并反問他:“你覺得什么樣的人生是幸福的?”沒等他回答,我自顧自地說:“是有興趣與愛好的人生,是把興趣、愛好與自己的事業結合起來的人生!所以,選專業一定要考慮興趣,而不是就業!”
我告訴他,不要糾結未來,對年青人,未來是不確定的,是無法精確設計的。能精確設計的,都是沒有前途與希望的,就像我這個年紀的未來,可以精準地明確:退休拿養老金!5年前,10年前,大家誰會想到電動車幾乎一統天下?20多年前,很多同事不看好老師這個行業,紛紛跳槽,托人走門子要去銀行、移動,哪怕是前臺崗位都成。如今又有很多人打破腦袋也要擠到高校來。所以立足現在去精準設計未來是愚蠢的,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我給他引用了一句通俗的雞湯: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無論社會如何變化與發展,化學作為一個基礎學科,永遠都不會過時。況且,你又喜歡老師,碩士畢業當個化學老師不是很好嗎?
聽了這些,他的心情好了很多,眉頭也展開了,繼續問了我另一個問題:“老師,你覺得我現在應該怎么辦?”
我說:“就一句話,別糾結未來,努力做好現在!不要人為給自己制造焦慮,要把現在的每一天都錘扎實了,只要自己有本領,未來做什么都吃得開。趁著畢業前事情不多,抓緊把化學的欠賬補一下!”我給他舉了一個《我在書院讀大學》欄目人物代格琨的例子——她沒有上過高中,沒有學過化學,連元素周期表都不會,但是今年考上了東北林業大學農學專業研究生,專業課還考得不錯。我說,你比她要強很多吧?至少你喜歡并且學過化學。你要向她學習,用這種勁頭把欠賬補上,在碩士階段開始新的篇章。
這位同學解開了心結,連著對我道謝。送他出門,我告訴他,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到他走,我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叫什么,是哪個班的。其實,他叫什么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幫助他解決人生的問題,是當老師的責任與義務。多少年后,如果他真得到了改變,相信他不會忘掉,在泰科,有這么一個禿頂老頭,和他談過一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