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個人都是一座山,都會有山的巍峨與高度;每個人都是一片海,都會有海的胸襟與深度。對話人物,書寫故事,樹立榜樣,讓我們走進他們,從他們的故事中感悟時代的變遷和人格的魅力,在對話中體會人性向善的力量和豐富的思想內涵。
近期,從重慶市教委會傳來好消息,我校學生處(武裝部)榮獲重慶市征兵工作先進集體,學生處張旭老師榮獲“重慶市征兵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據了解,張旭老師為我校2017屆畢業生,畢業后留在學校學生處任職,2018年開始接手我校征兵入伍系列工作,致力于打造征兵入伍“一站式”服務、構建立體網絡征兵工作體系,深入到各學院、專業和班級做好相關宣傳工作,動員適齡大學生應征入伍,2018—2022年,近750名學生應征入伍,平均每年輸送兵源近140人,連年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征兵任務。

恪盡職守,精準宣傳
征兵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向國家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體現。關于如何做好征兵工作,張旭老師回答道:“身為一個負責征兵工作的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責任心,認清自己的職責所在?!?/span>
為了面向重點群體,進行精準宣傳動員,張旭老師需要與區人民武裝部保持密切溝通、落實相關政策,不斷研究國家征兵政策,做足功課,熟知征兵入伍相關政策內容及政策變動,定期召開征兵入伍宣講會,認真剖析國家征兵政策,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讓有意向入伍的學生根據政策做選擇,想辦法為學生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徑解決實際困難。尤其是疫情期間的特殊征兵階段,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入伍宣傳,與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溝通,鼓勵學生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系,投身到保家衛國偉大事業中去。


助力從軍夢,激發報國情
現如今,“軍人”這一職業非常受大家尊崇,國家對大學生士兵又有非常好的政策待遇,當兵于大學生而言又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成長機會,所以當軍人是很多大學生的目標和夢想。
我校為了助力同學們的從軍夢,制定了“一二四一”的征兵工作方案,成立了國防教育品牌項目,打造征兵工作站供同學們現場提問。選聘優秀退伍軍人,開展入伍宣講會,分享自身的參軍經歷,消除有參軍入伍意向學生的顧慮,充分激發同學們參軍入伍的報國情懷。
去年,在張旭老師的努力和各部門、各二級學院的配合下,征兵入伍各項宣傳全面覆蓋,學校官網、官微等平臺推送的征兵入伍相關政策點擊量5萬余次,加群咨詢學生共計2000余人,開展征兵集中講座20余場,退役學生座談會、主題年級會等80余場,把大學生入伍服兵役的重大意義、優惠政策、時間安排等信息傳達到每個學生,激發學生攜筆從戎,在軍營建功立業的熱情。


“一站式”服務,為學生做好保障工作
當提及“一站式”服務時,張旭老師提到最多的詞就是“統一”,針對我校應征學生,統一體檢、統一政審、統一集訓、統一下發入伍通知書、統一辦理休學手續、學費補償等一系列材料。
每年征兵入伍學生體檢工作開展之際,張旭老師都需要根據學生報名情況,逐一核實征兵意向,與合川區武裝部、合川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聯系溝通,協調體檢事宜,帶隊上站體檢,以保證體檢秩序和交通安全。而近兩年對于疫情期間的特殊征兵階段,需要按照學校學生返校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推進,提前協調解決好應征學生體檢、政審工作的車輛安排,安排專人全程為體檢學生提供防疫體溫檢測、安全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保證應征學生安全有序開展體檢、預政審等工作。

攜筆從戎靚青春,建功立業興中華,張旭老師用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我校學生入伍、服役、退役后工作,搭建“一站式”服務的綠色通道,減輕應征學生及學生家長負擔,確保初檢初審、體格檢查、政治審查、休學退宿、學費返還等手續高效完成,讓同學們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退伍放心。

青春風華正茂,參軍無上光榮。張旭老師最后提到,青年是國家的主力軍,也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大學生這個年紀從軍不僅可以強健體魄,磨煉心智,更可以鍛煉意志力。希望同學們可以積極踴躍地報名參軍,為我國國防事業多做貢獻。
撰稿:周越
攝圖:重慶移通學院學工在線
(重慶移通學院學生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