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而又愉快的寒假里,我閱讀了《Steve Jobs》這本書。這本書是關于史蒂夫喬布斯的人生成長經歷,講述了喬布斯從一個平凡人不斷突破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障礙直至成功的故事。文字樸實但卻有力,辭藻平平但卻深刻人心。作為一個大學生,我也從中受益匪淺。
在書中,喬布斯這樣提問:你有沒有喝過麥卡倫威士忌?如果有,那么顯然你很會“善待”自己,因為這樣的一瓶酒要花費你3500美元左右。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花那么多錢去買一瓶酒有點可笑,但它的價值這么高是有原因的。麥卡倫首席釀酒師BobDalgarno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來釀就這一款酒,它融合了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其中一些可追溯到1940年。正是這些所有的投入成就了這款威士忌的最高品質?;〞r間創造像麥卡倫威士忌這樣完美的產品在當今世界并不十分流行。這種態度的最佳表現形式是極受歡迎的最簡化可實行產品(MVP)——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然后通過迭代來完善細節。它的重點就是研發成本極低,但卻能展示最終產品的差異化特點并給早期用戶提供一些功能的產品。雖然這種方法可以提供關于產品是否有用的重要早期數據,但它并不總是最好的方法。潛在客戶可能會因為這個糟糕的初體驗而永遠放棄這個產品,這樣看來,在前期投入更多的時間,讓一切準備就緒的過程是值得的。緩慢成就完美有時候,把過程放緩的益處不容忽視。例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對設計精美和完美運作的產品的熱情,成就了有史以來最具創新性和成功的產品。蘋果II是1977年發布的蘋果公司制作的第一種普及的微電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的說法,喬布斯在為機器尋找色彩時嘗試了超過2000種色調的米黃色,他在調整箱子設計的過程中,曾花了幾天時間苦苦思索邊角應該多圓潤。盡管這種緩慢而慎重的做法使得很多蘋果公司的經理感到困擾,但這確實幫助他們的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7年至1980年期間,該公司銷售額達1180億美元。在一些事情上投入時間是有意義的,但有時候要擠出這部分時間卻是不易的。通常情況下,這種時間不夠用的感覺與你實際的缺乏時間沒什么關系,事實上是你的分心剝奪了你可以忙于重要工作的時間。我們缺的不是時間,而是全情投入的認真。
美國工作者因為個人即時通訊軟件,平均每小時思緒便會被打擾或分散11次,大部分是由于電子郵件。這意味著即使我們想花時間專注某件事情,我們也不會有足夠的“帶寬”。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是理由,你可以通過更深入的投入尋找你需要的時間。(備注:帶寬,是對我們計算能力、關注能力、英明決策能力、堅持計劃能力、抵御抵制誘惑能力的衡量。職場上叫綜合素質,也叫一個人的軟實力)。深度工作:CalNewport的書《深度工作》提供了一些建議,關于如何在充滿干擾的世界里專注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關閉了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確保我們不會因為其他人分心,并專注于一項重要任務。深度工作有四種模式,你可以找到其中適合自己的一種。對于那些意志力不強,需要強制自己集中精力的人,直接用切斷與外界聯系的方式進行深度工作,這是一個完全閉關修煉的模式。唐納德克努克曾拒絕使用電子郵件,防止別人通過電子郵件打擾其深度工作。
Bimodal雙重模式:當你的工作允許你“暫時性消失”的情況下,你可以規定一個月內的某個時間段內都是處于無人打擾的狀態,好進入深度工作,其余時間則可以處理其他事物。以心理學家榮格為例,思考問題的時候他就隱居小鎮,想明白了,就回歸蘇黎世,繼續大城市生活。把時間分為兩部分,閉關和游歷相結合。
Rhythmic節奏模式:對于那些沒有那么多時間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當你的工作不允許你消失的情況下,而且你習慣每天比較規律生活。你可以每天的某個時間段內進行深度工作,比如晚上10點以后,或者早上8點以前。其余的時間則照舊。雖然這些時間看起來不是很多,但是你會驚訝的發現,你高效的完成了很多工作。
Journalistic記者模式:當你的工作毫無可預測性,非常忙碌,那你需要利用一切閑暇的時間來進入深度工作,比如飯前飯后的時間,坐車上下班的時間,碎片時間。記住,在你深度工作的過程中,追求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你要做的是使大腦能夠進入專注狀態,集中精力,去花時間創造完美。
撰稿:劉延
(外國語學院供稿)